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17章 一事不明

恋上你看书网

卫平看了一眼西北天际如火般红艳的晚霞,叹息道:“昭君出塞,只因匈奴强盛,屡犯边境,汉廷无计可施,不得不用女人来换取暂时的安宁。”

裴慧笑道:“那都是几百年前的事了,如今匈奴早已归附朝廷,塞外再无强寇,郎君不必多虑。都怪那梁绿珠,今天本是个喜庆的日子,她偏要唱什么明君,当罚!”

卫平摆手道:“她不过是觉得红颜命苦,身不由己,有点同病相怜罢了,倒也无须苛责。”顿了顿,又说道:“中原朝廷,秦后有汉,汉后有魏,魏后有晋,塞外草原上同样不缺霸主,过去是匈奴,现在是鲜卑,以后还会有其他胡虏。皇上悉罢郡县武备,却令诸王各拥重兵。一旦皇上百年之后,诸王必先生乱,到时候诸胡再乘势而起,定然祸我中华!覆巢之下无完卵,我卫家一门老幼,只怕也难独善其身。”

三国已经归晋,离五胡乱华的黑暗年代也就不远了,卫平却没有办法将自己预知的这段历史告诉别人,唯有通过旁敲侧击的办法来引起主意,他心中的纠结可见一斑。即便裴慧是他的妻子,他也只能多讲一讲刘渊正在整合匈奴五部的情况。当然了,卫平原本也没有指望裴慧能帮上什么忙。

但裴慧是个聪明的女子,自然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,所以并没有嘲笑卫平,反而秀眉微蹙,沉吟道:“这件事,为何不禀报皇上?”

卫平摇头道:“可惜皇上和岳父大人都对此不以为然。而且皇上整日沉迷女色,君臣又奢靡无度,朝野上下一派歌舞升平,却不知大厦之将倾,何其悲哉!”

裴慧想了想,劝道:“郎君也不必过于忧愁,待皇上百年之后,若是得遇明君,当可力挽狂澜。”

梁绿珠唱的“明君”是指王昭君,裴慧说的“明君”却是指圣明的君主。卫平明白她的意思,不由苦笑起来:“可惜太子殿下怎么看,都不像个明君的样子。”

裴慧长叹一声,惋惜道:“父亲在时,常劝皇上立齐王殿下为储,若是齐王殿下能够在皇上百年之后得继大统,又何忧天下不安?”

无论能力还是品性、声望,司马攸都要强过司马衷太多,如今的朝堂之上,仍然不时有人向司马炎进言,劝他改立司马攸为储。卫平对此却不以为然,他打了个很简单的比方:“假如为夫另有一个弟弟,而你也生了儿子,你是希望为夫的家业传给儿子还是弟弟?将心比心,皇上哪有不把天下传给自己儿子反传给弟弟的道理?”

裴慧恍然大悟,知道她父亲生前的愿望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,再想想卫平说的话,语气变得坚定起来:“既然不能保国,那就设法保家吧!郎君在江南置办了许多田地宅院,想来也是为此打算。不过妾身以为,只此尚不足恃,郎君还当训练出一支家兵来!”

这个年代的豪门大户都蓄养了不少家丁护院,即使像卫瑾这样的商人,手下也有百十号人马。不过,家丁和家兵一字之差,却有本质区别。家兵就是私兵,是军队,能够拉出去打仗的那种。而家丁只会看家护院,防防窃贼。朝廷是不允许蓄养私兵的,一旦被人举报,形同谋反。

卫平被裴慧大胆的话语吓了一跳,但很快便又释然。当初裴慧能出三道题来考他,本就不能以寻常女子看待。好在卫平也不是普通人,裴慧的这些举动或者想法在别人看来是离经叛道甚至大逆不道,在卫平眼中再正常不过。

当然了,家丁和家兵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标志,只要不配备盔甲、弓箭和军弩,谁又能证明你是私兵而不是普普通通的家丁?而且当此乱世将临之际,卫平最需要的不只是风花雪月的伴侣,而是能够帮得上忙的内助,裴慧显然正符合要求。

卫平不由认真起来,说道:“阿兰和她的族人在羌胡,那里还有为夫结交下的几个汉人堡寨,如果能够为我所用,倒是不小的助力。”

羌胡就河套地区,也就是敕勒川。他撮合独孤兰的族人跟窦进等人的村寨达成联盟,本来只是想帮帮独孤兰,同时也为朝廷建立一座屏障,同时避免刘渊控制敕勒川。现在经裴慧提醒,卫平改变了主意。

细细想来,司马家的晋王朝比起刚刚覆灭的孙吴政权,其实只是一个腐朽,一个更加腐朽而已,五胡乱华的惨剧不过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。这个结果并非不可避免,毕竟华夏这片土地在汉末曾经养活过六千多万人口,而现在即使加上内迁的胡人诸部,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三千五百多万人。只要司马炎励精图治,致力发展生产,大规模的战乱就不可能发生,可惜这种情况目前看来并不会出现。

卫平的灵魂来自后世,他可没有那种迂腐的忠君思想,更没有对皇权的敬畏。既然司马炎不听人劝,昏招迭出,卫平又何必为他费尽心力?现在卫平想拥有的可不是一支足够自保的家兵,而是一支真正的军队。敕勒川无论汉人还是鲜卑人都精于骑射,如果能够把他们牢牢控制在手中,那就是一支真正的军队,而且是强大的骑兵。

因为家学渊源,裴慧对敕勒川这个名字并不陌生,她略一沉思,便说道:“敕勒川土地肥沃,水草丰美,宜牧宜耕,朝廷却对其不管不顾,郎君何不早图之?”

这个设想比卫平更加大胆,不仅要一支军队,更要一个根据地!而且这番话如果传到司马炎耳朵里,那就跟造反无异。但卫平不在乎,既然敕勒川你司马炎不要,那就是无主之地,谁占了自然就是谁的!

裴慧的话仿佛在卫平面前推开了一扇新窗,他不由点了点头,道:“慧儿,你说的对,为夫知道该怎么做了。”

当晚,卫平就写了一封信给留在闻喜的老管事陈安。

早在卫平从敕勒川回到中原的时候,他就交代陈安设法多买一些白奴,尤其是鲜卑独孤部的奴隶。白奴非常抢手,收买白奴需要不菲的资金,按照卫平原先的计划,这笔资金直接从三千食邑上缴的税赋来支出。因为今年的秋收刚刚结束,所以收买白奴的事也才刚刚开始。

在信中,卫平不仅让陈安加快收买白奴,还让他多收买一些汉人奴仆,男女老少不限。因为卫平现在不仅想帮独孤兰壮大部落,还想重建高奴城。重建高奴城除了人,还需要大量物资,这些都离不开钱。

卫平目前的经济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,一是他身为闻喜乡侯所享有的三千户税赋,二是他作为奋武将军领取的俸禄,三是卫记酒楼的收入,四是吴郡、会稽等地的田租和房租。食邑税赋已有安排,俸禄要养活一家大小几百口。江南的租金又水可能运到京城,因为损耗太大。所以卫平只能动用酒楼的收入。可是酒楼再怎么日进斗金,也撑不起一支真正的军队,何况他还想重建高奴城。灵魂来到这个世界以后,卫平还是第一次开始为钱犯愁。

按照卫平最初的想法,把酒楼开遍全国各地,自然财源滚滚,但是离开了京城如何保守酒楼的商业秘密,这个问题他始终没有办法解决。而不解决这个问题,开设更多的酒楼就成了一句空话,也就没有办法赚到更多的钱。

当然,困难再大,卫平也不会放弃,他打算重操卫瑾的旧业,组织一支商队,而且商队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敕勒川独孤兰的新生部落。

以卫平如今的身份地位,可以调动的资源比卫瑾当年最巅峰时期还要多得多,只花了半个月时间,一支五十人的商队就组建完成。商队的货物却很简单,主要是盐、铁、布匹还有茶叶。

盐、铁都是朝廷控制的专营商品,也是敕勒川的汉人堡寨和游牧部落最紧缺的商品,这些东西一般的商人根本不可能搞到手,这便是亦官亦商的好处。其实在很多时候,官商就是最赚钱的一个群体。

尽管如此,裴慧这位精明的内当家划拉了几下算盘,还是摇了摇头:“郎君,这么远的路,人吃马嚼就得不少花费,而且阿兰那里总不好收钱吧,这趟买卖恐怕要亏本。如果商队能够再大些,或许有利可图。”

卫平笑道:“第一次买卖,原来就没打算赚钱,只为让大家练练手。不过在商言商,阿兰那里,东西也不会白送,回本应该不成问题。”

裴慧一愣,不由嗔怪道:“你这人怎地如此心狠,可惜苦了阿兰!”

卫平却正色道:“世上之人,无论汉胡,只有东西来之不易,他才会懂得珍惜!”

“强词夺理!”裴慧撇了撇嘴,却又说道,“只是妾身仍有一事不明。郎君平日里不喜饮茶,为何货物里要加上茶叶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