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64章 终于得偿所愿

陈春先找过来的速度比他想象的要快,敲门走进来的时候,张卫东故做惊讶地问:“陈老师,您怎么来了?”

他把地址留下,等的不就是这个时候,偏偏还要装腔作势。

“那么多钱,你让我怎么还你.......”不知道怎地,路上他想了很多感谢的话,说出来的却是这句尴尬的对白。

把他邀请进来,张秉忠也来看热闹,陈春先比他小个十几岁,叫他老哥。

张秉忠听说眼前的这位是科学家时,不觉肃然起敬,对于真正的大学问家,谁又能不高看一眼。

80年,陈春先为了梦想,创办服务社的启动资金只有二百块。

张卫东拿得却是八千,对他来说,是难以企及的数字,根本还不起,可惜交过的钱不能退,不然他真能从医院把钱要过来还给张卫东。

张秉忠老汉虽然不知道孙子为什么会为一个陌生人花这么多钱,但是对于孙子的判断力从来是相信的:

“陈老弟,我也听明白了,咚咚这钱是拿来治病救命的,你就不要客气了。”

陈春先搓着手说:“可是这也太多了。”

一个老农,一个最顶级的学者,两人的对话,在这时候如此自然而然。

张秉忠老汉可能做梦都想不到,他能和陈春先这样的科学家对话,才是真正的祖坟冒青烟。

“陈老师,我们从小读书的时候,老师就会问我们,同学们,你们的理想是什么?大部分的同学都会回答,我长大了想当科学家,科学家是什么,是民族进步的希望,我年纪小,但是对您的事迹却很了解,您这样的人,不应该被生活的琐碎击倒。”

可能陈春先受到的打击太多,听到张卫东这番话,眼睛通红好半天说不出话,

“陈老师,这钱您不用放在心上,我希望您能把注意力放在更有用的地方,咱们郭嘉的发展,离不开您这样的人。”

张秉忠还是第一次见孙子对一个人如此推崇,哪怕是见到省里的领导,他都用平等的口气交流,不觉对陈春先更看重了。

陈春先说:“咚咚,我以后也叫你咚咚吧,我的研究都是保密的,你怎么好像很清楚?”

这话让张卫东有点问难,他想了想说:“我有一个长辈职位很高,我是从他那里知道你的事迹,今天正好碰见你在为难,正好为您尽一点微薄之力。”

“咚咚你今年几岁?”

张秉忠得意地说:“陈老弟,别看我孙子才十岁,现在已经从小学一年级直接跳级到初中一年级,前阵子还在《收获》那样的杂志上发表小说,拿到好几百块稿费呢。”

这话让陈春先刮目相看问说:“收获杂志的哪一篇小说?”

“《活着》”

没想到陈春先居然看过,吃惊地说:“报纸上说的天才少年作家,原来就是你。”

再次感谢余华老师,你可太伟大了。

这下换陈春先是粉丝了,居然问他小说创作是从哪里得到的灵感。

两人的距离一下拉近了很多,压在陈春先脑海里的为难好像也消失了。

两人聊的话题也从生活转向电子技术,陈春先惊讶发现张卫东对电子技术发展方向的判断,与他出走研究所所走的方向好像是共通的。

他正是为了“新技术扩散理念”,才创办服务部,希望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。

当时的国情是迫切解决物资紧缺问题,生产更多的大米和小麦,生产足够的棉布,开采更多的煤炭和石油,温饱和生存才是当下最重要的,至于硅谷、电脑,这些都超出了人们的认知。

所以可以想见,陈春先会被人当作异类。

但是在张卫东这里不会,他有种找到了知己的错觉。

张卫东又给他分析了他为什么会有现在的处境,他才明白,如果不真正走出来,他永远会受到官方的制衡,说白一点,想要做事,就要把公和私分割明白。

这其实也是个问题,研究所能允许他出来创办服务部,但不会允许他脱离研究所。

“陈老师,其实我可以私人委托你帮我做几项技术的研究,你放心,我的研究方向将来都是用在民生方面,牵扯不到战略层次,你可以慢慢做,咱们也有足够的时间,你还有自己的时间,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。”

陈春先眼前一亮说:“你想做哪一块的技术研发?”

于是张卫东抛出了自己想了好几年的技术:“陈老师,我想做的都是个人家用产品,第一个是个人计算机,包括软件和硬件,我的要求是普通人开机就能使用,将来我的目的人手一台家用计算机。无论是绘图、设计、还是办公,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。”

人手一台?这个设想陈春先听了也咂舌。

1980年,计算机技术其实已经有了重大突破,苹果公司和ibm分别推出了各自的计算机,已经来到了286时代。

再以后直到1993年,英特尔才推出64位的奔腾处理器,个人计算器才有了可能。

个人计算机和计算机的发展是科技进步的一个巨大的分水岭。

接下来就是蜂窝移动技术的发展,寻呼技术、小灵通,智能手机,这些技术又是一道分水岭。

陈春先被张卫东预测的内容震惊了,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局外人对这些顶尖技术有如此清晰的认识。

第二个研究方向就是寻呼机,这项技术国外现在已经开始使用,中文寻呼机是国内无线业务发展的起点,电信就是从寻呼起家的。

第三项技术就是蜂窝移动通讯技术,模拟移动电话,摩托罗拉公司早就已经制造出来,不过张卫东知道,gsm技术才是移动电话的正确研究方向,他也没提,因为还早得很。

听完张卫东的要求,大佬的脸上并没有为难的神色,反而担心别的:“这些有据可考的技术想要研发,虽然有难度,可只要时间充足,一定能拿出来,不过,你要求的都是全球顶尖技术,无论是人才还是实验室,造价都很高......”

“陈老师,只要你愿意牵头,我可以直接给你五千万港币的研发预算,需要的设备可以在全球范围采购。”

真正牛叉的大佬,怎能轻易放过?